※ 本文轉寄自 ptt.cc, 文章原始頁面
看板home-sale
標題

[閒聊] 預售案後進買家484幫前面的付通膨營建成

最新2024-03-16 02:41:00
留言17則留言,8人參與討論
推噓3 ( 5210 )
這兩年工料又漲。 譬如說 某預售案 2023開賣, 2023大概賣了50% 到現在還沒動工or 剛開始蓋, 同一棟買方,2023買時可能營建成本還沒這麼高。啊約就簽了。 建商2024蓋,成本上漲。 但又不好違約,違約也是成本。 正解就是漲價給後50%新進買家沒錯吧? 新買家:怎麼同個案子比去年貴7萬? 代銷:阿就營建成本漲啊,不爽不要買。 他講營建成本漲,是真的, 但他沒跟你說,你是幫已購戶付營建成本。 我這樣理解應該沒錯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15.23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710479560.A.534.html

17 則留言

kage01, 1F
重要的就是漲 其他理由都是拿來解釋的

marunouchi, 2F
說不定之後賣掉的時候比較幸運遇到盤子

wang56, 3F
晚買要怪誰,先買的風險高價格才低,越晚買風險越低當然

wang56, 4F
反應到價格

wang56, 5F
未開工的預售就是便宜價格賭一把,賭輸了後面變爛尾或工安

wang56, 6F
事故

chanel1259, 7F
貪婪通膨就是這樣,鋼筋一噸漲500房子一坪漲五萬

aa00788, 8F
沒錯,晚買房的都是幫前面的抬轎,跟龐氏很像對吧

bboyrx, 9F
你現在才知道啊

bboyrx, 10F
現在不買,未來只會幫更多人抬轎噢

xjkxjk, 11F
無房租屋or 抬轎

RealID2018, 12F
營造合約開案前就會簽好了

RealID2018, 13F
怎麼可能這樣浮動

RealID2018, 14F
就算漲也是幾%而已,漲超過20%通常就直接放推爛尾

RealID2018, 15F
虧錢的案子誰要做

RealID2018, 16F
成本上漲爛尾還虧比較少

RealID2018, 17F
誰會繼續蓋

blargelp 作者的近期文章

[閒聊] 台中有有可能有一天開始推都更嗎?
40年以上老公寓 左邊中央公園經貿園區 右邊十四期 又臨大條的路。 以台北標準來看,有夠欠都更。 但台中有可能等到嗎? 會不會地太多開發不完? 等個20年,變成六十年老屋,有可能都更嗎?--- Sent from JPTT on my iP
Re: [請益]能夠解決高房價所得比能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沒用啦 所有的「限制」都會被找到出路。 資本市場如果可以靠禁令就變動,資本主義就不會成為世界上最穩固的體制了。 房市大多情況不是用薪資買。是用資產買。 因為好房子永遠不夠, 買房競爭,但薪資不夠搶到物件。 結果就是把家底丟出來看能出多少。
Re: [新聞] 新青安讓扛貸族「激增7成」 專家揭2隱憂
※ 引述《ha3810996 (微八嘎囧)》之銘言: : 新青安雖有5年「 : 只繳息不用還本金的寬限期」,加上「40年期貸款」,讓購屋者降低每月繳款負擔,卻也 : 造成民眾有「買房更容易」的想像 這個說法看多了啦, 什麼新青安寬限期過後繳
Re: [新聞] 打炒房失效 房價,買氣大暴衝 考驗新政府
認真講, 政府正常情況下不敢認錯。一來是丟臉 二來是政策反覆會增加國家動盪。 但房地合一稅真的炒房元兇。不得不認。 新政府敢打舊政府的臉把房地合一改回舊制的話, 新古屋市場釋出量馬上多好幾倍啦。 反正推給舊政府,也沒那麼丟臉。 雖然房地合一
Re: [閒聊] 是不是真的還桃園一個清白了
再次證明 房版嗅覺真的領先行情波段。 橋頭你還能說是C大一人之力獨具慧眼不算房版厲害。 但桃園, 去年下半年多少版友都在說桃園送分了? 當時桃園房市還只是蠢蠢欲動。 半年以來,同建案漲幅(不是那種拿區域最高價建案來吹漲多少的) 漲幅10%以
Re: [閒聊] 房價再漲上去海外移居潮會出現嗎?
看標題我還想說 會啊。 點進去才發現是在說移出。我還以為是移入咧。 移出海外當然不會啊。 要適應當地文化、法規、資產轉移,要做多少功課你知道嗎? 願意做這麼多功課的人,早就發現台灣買房沒想像中難、早就買下去了。 綜觀全歷史全地區。講到移民,
更多 blargelp 作者的文章...